
摘要:要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快而稳健地成长和进步,就得使他们拥有豁达而充实的健康心理,进而使他们去学会做人与处世的哲理,切忌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目空一切
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是习惯性地将精力倾注在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身上,而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是高度信赖,觉得他们自觉性强,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因此,也就忽略了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交流。
事实上,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也同样存在着哀愁和困惑,同样需要教师从心理上进行安慰与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忙,方可在成才的道路上快而稳健地成长。
在日常,并不是所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高度的自觉性、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有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的行为表现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具体表现如下:
1、自信过甚,轻视别人
有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因长期处在教师的表彰和同学的喝彩声中,滋长了高傲自大和目空一切的劣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当其他同学为班上的建设和进步有好的想法和建议时却充耳不闻,甚至乱扣帽子又想给班上添乱子
2、易发心理波动,情感变化无常
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期望值都比较高,因此,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比较浓。可是,一旦遇见日常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时,他们的心理和情绪总是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有时与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小的磨擦,或是一次考试失利,就大概引起他们的心理波动,影响他们的情绪甚至使他们意志消沉。
3、只有赢的欲望,缺少败不馁的精神
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容不能别的同学超越自己,对同学之间的正常角逐缺少全方位而正确的认识,总以为角逐的结果都是自己必胜无疑,没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的理念。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固步自封,不愿与同学交流和探讨,一旦发现某同学超越了自己,心理非常是不平衡,耿耿于怀甚至嫉妒。
那样,怎么样培培养绩优秀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呢?
1、树立平等意识,维持纯洁心灵
平等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最高的思想境界。对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讲,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易事,由于有两种原因在作祟:其一,是教师过于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他们所获得的成绩就大力表彰,而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却进行回避,即便是批评,也只不过蜻蜒点水,不触及思想实质;
其二,在教师的赏识和学困生的羡慕甚至是崇拜下,培养一种傲气。
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要做到同等看待,客观而公正地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在学习上所获得的成绩不过于赞扬,对其缺点和错误决不掩盖,做到爱之有度、严之有格,既满足他们的荣誉感,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维持一颗纯洁的心灵与同学友好相处。
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促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知道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培养其合作意识,进而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和价值,使心理得到健康的训练。
2、设置挫折,培培养绩优秀学生败不馁的精神
有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顺利,他们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和小公主,极少遭到生活的磨炼和失败的考验,一旦遇见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或打击就灰心丧气或一蹶不振。
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机会设置有肯定困难程度的事情让这种学生去做,使他们发展思路,竭尽全力地去做却仍然做不好,这使他们初步知道和体验到日常的所有事情并不是都是一帆风顺的,有些需要付出肯定的努力或代价。这可为他们健康的成长打下好的心理基础,提升其抗挫和抗败的能力。
3、培培养绩优秀学生走向成熟的能力
在班上或学校举行和拓展的各种活动中,发现有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除去学科常识外,其他方面的能力远不如学习成绩平平或较差的学生,如劳动的积极性和体育运动的耐力与集体荣誉感等。这就需要教师有信心和耐心,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
对这类学生不止是关心他们怎么样学会更多的文化科学常识,更要紧的是关注他们的很多方面,一旦发现他们心理上出现了疾病,就要准时进行医治,帮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适自我,达到人格的自我健全,为我们的成长及终身进步提供源源持续的精神动力。
要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快而稳健地成长和进步,就得使他们拥有豁达而充实的健康心理,进而使他们去学会做人与处世的哲理,切忌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目空一切、急于求成的思想,时刻维持谦虚小心、戒骄戒躁、团结友爱、一同进步的好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