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节的长度
(1)一般觉得长音就是延长一个节拍,其实不然,好看的发音是延长0.75个节拍。
比如:办法中的“う”、生命中的“い”。
(2)促音是作短中止顿后发出下一个音,其节拍长度更短,大约是0.5个节拍。
比如:発想、出発。
2.音型的变化
外来语90%以上都是①型,如ケーキ、シャワー、テニス。只有少数例外。但当两个词组成一个联合词时,重音变化总是转到第二个词的第一个音节,也只有少数例外。
比如:
テニス①、シューズ → テニスシューズ④
窓、口 → まどぐち③
バスケット①、ボール → バスケットボール⑥
管理①、办法 → 管理办法⑤
3.汉字的音读
日文汉字的音读,大多沿袭唐西安一带及宋临安一带的读法,到今天,从中文拼音的声母仍然可以推出日文汉字的音读是哪一行,命中率十之八九。由于日语的发音没汉语丰富,有的发音变化到相邻的行,与目前的北京话不太吻合,但与唐宋时都城的语音是吻合的。
比如:
电話、土地。
在现代汉语中,拼音为前鼻音的字,音读时都发为拨音,而后鼻音的字,音读时都发为长音,命中率约等于100%。
比如:
身体“身”为前鼻音
生命“生”为后鼻音
伝統
文盲
注意:“伝”与“文”为前鼻音、“統”与“盲”为后鼻音
4.音变
有的字连在一块读,读不顺口,这就是音变的来由,音变共有促音变、半浊音变、浊音变三种,音变均发生在词语的中间连接处,以读顺口为主要目的,所以音变规律虽然明显,但不是绝对的。
(1)促音变,た行假名在か行、さ行、た行或者は行之前,要变成促音。
比如:
一回、発行
列車、所有
一体、一旦
一方、一杯
(2)半浊音变,か行、た行假名在は行之前变成促音,同时后面的は行假名要变成半浊音。
比如:
一方、一杯
一分、六本木
(3)浊音变,か行、さ行假名接在拨音ん之后,要变成浊音。不过假如ん前面已经是浊音、或者是な行、ま行的假名,则基本上不再浊化。
比如:
賃金、番組
近所、演説
不再浊化的例、銀行、年金
は行假名接在拨音ん之后,要变成半浊音或者浊音。
比如:散歩、
三本、
注意:か行假名接在な行假名之后,一般要变成浊音。
比如:
物語
(4)か行假名连在一块时,一般不是后者要变成浊音,就是前者要变成促音。
浊音变的比如:
掛け声
浮雲
促音变的比如:
引越す
5.“御”的读法
“御”加在训读词语之前,一般读成お,几乎没例外。
比如:御手紙、御土産
“御”加在音读词语之前,一般读成ご,但假如第一个音节是浊音时,读成お。
普通的比如:御幸福、御健康、御清栄
读成お的比如:御元気、御電話
两个例外:御社、御食事
6.自动词与他动词
在日语中,包括同一个汉字并且翻译成中文的意思也差不多的动词,假如有两个以上,一般可以用以下规律推断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命中率约90%以上。
假如没有可以一样的可比较的动词,只好依据惯使用方法去背去记了。
(1)长度不一时,较短的是自动词,较长的是他动词。
比如:育つ←→育てる
止む←→やめる
減る←→減らす
(2)长短相同时,且分别为五段动词和一段动词时,又分两种状况,
① 如存在上一段动词,则多为自动词,而相应的五段动词则为他动词。
比如:落ちる←→落とす
起きる←→起こす
伸びる←→伸ばす
② 如存在下一段动词,则多为他动词,而相应的五段动词为自动词。
比如:見つかる←→見つける
集まる←→集める
上がる←→上げる
(3)长短相同、且均为五段动词时,结尾不为“る”的多为他动词。
比如:残る←→残す
直る←→直す